罗丽华:奉献课堂,灼灼其华
罗丽华,会计学专业专任教师。从教十余年,立足本职教书育人,务实奉献用行动诠释师德。
罗丽华先后承担《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和《智能财务实训》等实训课程的授课任务。无论是在课堂内外,罗丽华始终以豁达乐观的心态专注传授知识,关注年轻教师,倾注学生成才。作为课程组组长,她携手新入职教师一起交流探讨教学经验,潜心研讨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与时俱进、充实提高,学无止境、共同进步”是罗丽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立足课堂,夯实基础,善于乐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化学术为学养,化书本知识为思维动力,化“一言课堂”为“学生主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师生“双向奔赴”“互为喝彩”的课堂氛围日益形成。
罗丽华老师将课堂时间延伸到教室之外,她认为,学生求学不容易,要更多的关爱学生。受益于商学院良好的学科竞赛环境,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制定备战规划、提升学习技能,推动全面发展。大量的时间精力换来的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载誉而归。近两年来,罗丽华先后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奖10余项。
郭旭:燃亮火热青春,林初冉冉晨旭
郭旭,会计学教研室主任。她勇担铸魂育人使命,展现高尚师德情操,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郭旭充分发挥师德认知的基础性作用,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内在基准来规范自身言谈举止,以牢固的理想信念之舟,稳载学生驶向知识彼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过程中,郭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实践,改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努力让课堂教学新起来,学习氛围活起来。郭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讲座和竞赛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去。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作为教研室主任,郭旭组织教研室教师开展专题学习、备课、磨课,理解教育的内涵价值与现实意义,调整改进教学方法,阶段性总结教学经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开展以专业认知为起点,以学术活动为载体,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重点的学风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助力学生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谭丽涛:为师知行坚毅,做事澎湃波涛
谭丽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任教师。从教16年来,她立足教育育人本职,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作为学院的“元老”教师,谭丽涛从来没有安于教学现状,无论多么,她都要学习学科新型教学思路,把握行业人才发展方向,以此来调整课堂教学范式。
谭丽涛坚信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商务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时,为了能顺利完成上机操作实训课程,她会通过每个学生特点,“一对一”开展实训,助力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实践创新以及终身学习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展。
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对于谭丽涛而言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信条。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去观察、思考、总结,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基础相对弱的学生多鼓励参加实践,对于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给予展示空间,对于有强烈升学意愿的学生则是无偿强化辅导。正是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正是这种知行坚毅的信念和澎湃波涛的育人激情,让谭丽涛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成长路上的知心人。
贾欣宇:铸魂育人,紫芝眉宇
贾欣宇,金融学教研室主任。她时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自觉保持躬耕教坛的敬业精神,发挥教育铸魂育人的作用。
知是行之始。贾欣宇坚信“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她深入研究教材的主旨思想、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精心预设每一节课。课堂上,她关注每一位学生,倾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情感共鸣,极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贾欣宇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为着力点,构建起“重过程、重思政、重参与”的课程教学体系,拓展评价场域,注重过程探究发现,激发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实践力发展。她主持省级课题6项,参与省级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申请专利5项,编写教材4部;所讲授的《金融市场学》评为校级一流课程,《货币银行学》评为商学院优质重点课程;曾获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院级课件制作比赛优秀奖、教学效果优秀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20余项。
李秀明:锲而不舍的坚持,换来心事澄明
李秀明,金融学专业专任教师。从教以来,她以“教无所懈,学无穷期,立德树人,共同成长”为己任,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带好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求真务实、学做真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李秀明始终将“崇德”作为“为人师”的基本要求,她认为“崇德”就是践行师德,追求道德品行的至高境界,对应“身正师范”,激励感染学生“美其道”“慎其行”。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李秀明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内涵。近年来,先后在校级课程思政比赛、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并指导学生在“财富杯”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李秀明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将自己作为引领学生的伙伴,寓教于乐,大胆创新,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张春娇:志存高远践初心,博学笃行育天骄
张春娇,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在最美的青春相聚在松江之畔的美丽校园,求知、奋斗、成长。请同学们放心,不论你将来成为‘谁’,大学四年,商学院的每一名老师都会赋予你们独特的品格和气质,无论你走到哪里,这里都是一个重要的成长坐标,标记能够影响一生的精神底色。”在新生专业情志教育大会上,张春娇动情的说。
正如她所言,张春娇始终以育人为重,以学生为念,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传递知识与崇高价值,体现在细微处就在于,求把每一节课堂都打造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每一个知识点被学生记得住、学得会。
张春娇引入项目制教学,让学生成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从设计开发到形成成果,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交际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得到大幅提升,助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学生以赛促学,同样需要教师以赛促教,以具体实战项目为教学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张春娇先后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操培训、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培训、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成为一名知识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靳羽东:向阳而生,无问西东
靳羽东,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她对标“四有”好老师,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总结学生发展规律、深挖学生优势与潜能,树立知识报国的高远志向。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靳羽东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知呼”答案:高尚的师德师风、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表率。
靳羽东保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态度和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以初心不变来谋划应变。习惯使然,靳羽东每天都会提前到教室,和学生沟通交流,同时考察学习情况。课堂上,她对接专业发展新业态,吸纳前沿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点,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才适应性,努力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7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参与省级课题6项。在商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浓厚氛围中,靳羽东先后指导学生在全国高校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互联网+”“精创教育杯”、省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经营决策竞赛、省高校企业竞赛模拟大赛等比赛中获奖10余项。
郑莹:日日育人语谆谆,夜半落笔月莹莹
郑莹,商务经济学专业教师。从教10年来,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坚守教学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郑莹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产业用人要求。在讲授《国际商法》《商务谈判》《财政学》等课程过程中,不仅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还能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搭建直面真实问题、实践创业计划的大平台,让同学们强烈地感受到商业职场的氛围和企业文化。
有披星戴月的勤勉,就会换来春华秋实的收获。郑莹在三尺讲台比拼基本功,默默钻研成果论道新发展。她成功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课题,完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调查报告和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依据。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优良学风建设,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郑莹定期召开学风建设、考公考研等方面的主题班会,为同学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她总会不厌其烦的与学生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学生总会亲切的叫她“莹姐”。她先后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东方财富杯”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焦秋爽:不忘初心逐梦前行,言传身教英姿飒爽
焦秋爽,财务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一名教师,焦秋爽保持着一份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焦秋爽尊重青年正处于“小麦灌浆期”“人人都是一块玉”的鲜明特质,以人格魅力引导向上向善,以学为人师开启智慧之门,耐心的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近况,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学校积淀形成了“求知原本,崇德尚用”的校训精神,激励和鼓舞师生不畏艰苦、持久奋斗,将“学在黑工商”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通过教师言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焦秋爽坚信,每一位奉献付出的教师都令人敬佩!每一位学有所获的学子都值得点赞!她坚持理念先行、方法创新、思政跟进的思路,持续擦亮育人名片,为树立优良教风学风和校园新风新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