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二课堂 >> 专业社团 >> Content

从“无人机物流”到“空中出租车”:金融社团解码低空经济万亿赛道投资逻辑

4月28日,金融社团举办低空经济主题投资峰会,以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eVTOL)等新兴赛道为切口,通过数据建模、政策推演、企业估值竞赛三大模块,带领80名学生解码“千米高空”的资本博弈法则。

政策沙盘:空域开放的“红绿灯”博弈

“若某省低空空域管制权下放至市级,无人机物流企业估值将提升多少?”首轮政策推演中,学生团队需量化分析《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细则对资本流向的影响。2022级金融学专业团队建立的“空域分级定价模型”显示:当试点城市从10个扩容至30个时,顺丰、美团等企业物流无人机板块PE(市盈率)中枢或上移27%。但风险随之而来——模拟系统突发“适航认证延迟”事件,某eVTOL企业因技术审查未达标,导致Pre-IPO轮融资估值砍半。“政策红利与合规成本必须动态平衡。”参与政策制定的2023级张同学总结道。

技术估值:电池续航的“生死线”

在eVTOL企业估值竞赛环节,电池性能成关键变量。学生需根据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参数,测算某型号空中出租车单公里能耗成本。“当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时,500公里航程的eVTOL票价可降至出租车2.3倍,这将触发需求拐点!”冠军组发布的报告引发热议。

活动落幕时,大屏上闪烁着两组数据:低空经济模拟投资组合平均年化收益21.7%,但波动率高达64.3%。“这不是一道算术题,而是一场对技术信仰与金融理性的双重考验。”正如某学生写在研究报告扉页的警示——当资本冲向天空时,别忘了带上降落伞。

金融学教研室 文/摄 付朕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