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改进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学校党委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帮助全校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更好承担起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责任担当。9月26日,我校“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并举行开班第一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 开班式由组织部部长谷铮主持,党委书记陈冬梅出席活动并讲话。

本次讲座邀请到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旭丽教授主讲。孙旭丽教授是省委理论宣讲师资库成员,同时也是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和省党史学习教育青年讲师团的骨干,在民族理论研究和实践宣讲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讲座中,孙旭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主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阐释。她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结合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发展实际,详细生动讲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复兴中的重大意义。针对实践要求,孙教授提出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具体路径。她强调,高校党员干部和思政工作者要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忠实践行者、积极宣传者、先行推动者,以身作则,引导各民族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陈冬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专题讲座作为党委举办的培训开班第一讲,意义重大、恰逢其时。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的关键力量,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动力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战略之举,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和核心要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和思政工作者要将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创新形式和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营造和合共生的良好校园氛围,为培养具有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宣传部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