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防教育和红色文化融入校园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资源整合、学段壁垒打通中的主导作用,助力大庆市红岗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10月15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大庆市红岗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在杏南第二小学和第十六中学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点燃强国梦想”国防教育与抗联精神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了沉浸式的红色思政课堂。
本次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关注新时代国防科技的发展和抗联精神的传承。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选派李世龙教授、于安斌副教授分别走进两所学校,围绕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富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政教育效果。

在第十六中学,李世龙教授以“抗联英雄及其背后的故事”为主题,与师生分享赵一曼、李敏等抗联英烈的事迹。李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抗联英烈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斗争,以及他们在面对强敌时展现的不屈精神与坚定理想,带领大家深刻感受到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伟大牺牲。现场多次响起致敬英雄的热烈掌声。

与此同时,杏南第二小学阶梯教室内气氛同样热烈。于安斌副教授以“中国国防科技和装备的发展建设成就”为题,结合九三阅兵中亮相的先进装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国防科技发展历程。从“陆战之王”坦克的性能提升到“空天利剑”战机的技术突破,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复杂的科技知识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激发了同学们的报国情怀,鼓舞他们为实现强国梦贡献力量。

杏南第二小学的学生代表激动地表示:“原来祖国的国防科技这么强大,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为国防事业出份力!”第十六中学的学生也纷纷表示,将以抗联英雄为榜样,传承无畏精神,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整合优质思政资源,做好课程内容的纵向衔接,搭建起“高校—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桥梁,为构建融通共生的育人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和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的合作,围绕抗联精神、国防教育和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发更多优质思政课程资源,创新授课形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宣传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