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山海相聚冰城,共赴多彩文化之约。10月21日上午,我校2025级国际学生开学典礼在松北校区举行。理事长、校长刘来祥出席典礼并讲话,松北区公安局副局长傅强、摩洛哥方项目代表Ashraf等嘉宾出席活动。典礼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巫张晶主持。

刘来祥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青年才俊致以热烈欢迎,并向为学生顺利来到中国倾力付出的家人、朋友及全体师生表达诚挚敬意。
他指出,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国际学生的到来为校园注入了多元文化的活力,也为构建更加包容、更加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了青春力量。希望全体国际学生,一是成为中华文化的深度“阅读者”,探寻“和”的智慧。希望同学们通过丰富的课程,认真书写汉字、体会汉语韵律,在学习书法、茶艺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合文化”精髓,读懂“和而不同”的包容胸襟与“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二是成为文明互鉴的积极“搭建者”,贡献“合”的力量。感受哈尔滨冰雪文化与欧陆风情,体验中国传统节日魅力的同时,希望同学们主动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美食和故事,与中国师生建立深厚友谊,让多元文明在校园交流互映、交融共生。三是成为知行合一的未来“开创者”,实现“成”的价值。谨记“求知原本 崇德尚用”的校训,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眼睛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收获知识技能、提升国际视野,最终学有所成、心有所归,为促进中非友好事业书写精彩篇章。

松北区公安局副局长傅强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同学们珍惜在华学习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同时提醒大家务必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注意人身财产安全,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促进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

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刘恩赐代表全体授课教师发言。他表示,全体教师将成为同学们这段跨国旅程中最可信赖的师长和朋友。一是要作同学们语言学习的“引路人”。以最大的耐心,传授汉语的语法规则和发音技巧,努力营造一个敢于试错、乐于表达的课堂,陪伴同学们走过这场语言的“马拉松”。二是要作同学们文化交流互鉴的“对话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带领大家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同成就“美美与共”的佳话。三是要作同学们异国生活里的“同行者”。学校永远是大家在中国的家,无论是学业上的瓶颈,还是生活中的困惑,老师的办公室大门永远敞开,为大家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国际学生代表Hiba Kesstaou在发言中,代表全体同学向学校和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她动情地表示,学校的精心安排和师长的热情帮助,让大家迅速融入新环境,感受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热情好客,更体会到了如家一般的温暖。她表示,能在中国求学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这所大学已成为大家的第二个家园。期待着与中国同学并肩学习、交流文化、共同奋斗。全体国际学生定将不负韶华,勤奋钻研,互帮互助,用优异的成绩书写一段骄傲的留学篇章。

注:外国语学院院长巫张晶主持开学典礼

注: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于胜楠为摩洛哥项目方代表Ashraf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注:通识教育学院教师雷馨茹和花向阳带来中华武术表演

注:2025级会计学专业秦宇綮带来京剧选段《卖水表花》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于胜楠为摩洛哥项目方代表Ashraf颁发了我校客座教授的聘书。师生还表演了京剧、武术等精彩才艺,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学典礼后,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金云龙警官为全体国际学生带来了详尽的入学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讲座。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国际学生们将系统学习汉语,体验书法、茶艺、剪纸等中国传统才艺,亲身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户外研学实践,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努力成长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和友好使者。

全体校领导,2025级全体国际学生,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授课教师参加活动。
宣传部/文 王珊珊、陈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