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涉讲台的青年教师,我曾如渴望伸展的幼苗,怀揣教学热忱,亦藏着成长迷茫。而教发中心恰是沃土,为我遮风挡雨、供给养分,让每一步成长都有了方向与支撑。从攥着反复打磨的教案站上“立德杯”赛场,到对着镜头推敲微课脚本;从聆听创新大赛教师分享破局思路,到围坐汲取微课省赛优胜者的实战锦囊——教发中心搭建的每一个平台,都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路途。这些经历,默默积淀着我成长的底气。
参加教师精进工坊,更让我迎来教学认知的“深耕时刻”。张家琳老师系统解析BOPPPS教学结构,其中教学目标设定ABCD原则让我茅塞顿开,科学的时间分配建议,帮我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过多而学生吸收不足的困境。刘荷老师的分享则像及时雨,浇透现代课堂痛点问题。她直面“注意力分散”、“互动冷场”等教学难题,为我们提供了三把破解之钥:运用即时反馈工具提升学生专注度,通过认知冲突激发课堂活力,借助参与式学习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型。
最令人难忘的是微课展示与反馈研讨环节。在精心打磨20分钟微课的过程中,同事提出的“优化BOPPPS逻辑结构”建议,指导教师强调的“强化课程高阶性”要求,这些专业指导如同明灯,照亮了我的认知盲区。这种“被关注、被引领”的成长体验,比知识传授本身更具激励价值;教发中心创新的互动设计,摒弃了单向灌输的枯燥,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
此次培训在我心中播下了新的种子——参与教学创新大赛。曾经觉得竞赛遥不可及,如今领悟到“以学促教”是将先进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以赛促教”是在专业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教发中心给予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成长的信心与勇气。
在此,特别向教发中心的袁敏老师、孙楠老师致以诚挚谢意。正是她们在幕后搭建平台、整合资源、邀请专家,为我们创造了扎根成长的发展环境。这份育人情怀体现在每一处细节安排和耐心解答中。展望未来,我将怀着这份温暖与期待,继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份成长之约。
许丽娜/ 文
孙佳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