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加第三期教学精进工作坊,我感到非常荣幸且收获丰盈。短短两天的学习,不仅深化了我对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的理解,更引发了我对如何平衡教学与竞赛、传递真实教学情感的新思考。
工作坊在破冰活动“教学拼图”中拉开序幕,轻松高效的小组合作迅速消除了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大家围绕教学主题分工协作,在默契配合中不仅彼此熟悉,更自然形成了积极融洽的学习共同体。这令我深切体会到良好学习氛围对后续交流的深远影响,也让我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营造轻松互动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是何等重要。
张家琳教授在《逆向教学设计思维——基于BOPPPS的课堂教学设计》讲座中,以BOPPPS模型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大环节的设计要点。她打破“先内容后目标”的传统定式,强调应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实现目标驱动的教学重构。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学与比赛准备中,往往陷入一味的传递知识、却忽略目标是否真正达成的误区。BOPPPS模型所提供的科学框架,让我明确教学应从“期望学生掌握什么”出发,反向设计每一环节,为优化教学和提升比赛竞争力指明了清晰路径。
刘荷教授的《教学突围:三大策略激活沉默课堂》讲座,直面现代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难题,提出了即时反馈、认知冲突和参与式学习三大实用策略,并结合丰富的跨学科案例进行了生动演示。这场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尤其解决了我在日常教学和竞赛准备中关于互动设计的困惑——无论是通过实时反馈工具把握学情,还是巧妙嵌入小型互动环节营造氛围,其核心都在于以“真实互动”传递教学温度,让教与学的过程真正产生情感共鸣。
此次工作坊虽历时短暂,却为我的教学与竞赛之路注入了深远的力量。我笃信,唯有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真挚的情感为纽带,知识的传递才能拥有温度,教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在生命中生根发芽。
李金欣/ 文
邹佳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