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育教学 | 黑龙江工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赴安徽宏村开展古村落考察实习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05日 18:43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化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设计的理解,黑龙江工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于2025年4月21日至30日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宏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专业考察实习课程。此次活动以“探寻徽派建筑智慧,赋能现代设计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作能力。

一、走进“画里乡村”:探秘徽派建筑与智慧水系

宏村以其“牛形村落”布局闻名,村落以雷岗山为“牛头”,古树为“牛角”,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桥为“牛腿”,形成独特的仿生学设计体系。师生们深入考察了村落的理水系统,了解明代水利工程如何通过“引泉入村、凿湖蓄水”实现生活用水、防火与生态调节的多重功能,感叹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在月沼与南湖畔,学生们用影像记录白墙黛瓦与水中倒影的交融,分析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砖木石雕等元素,探索其空间布局中“四水归堂”“天井采光”的科学性与美学价值。带队教师刘遨洋结合实例,讲解了徽派建筑如何通过“内向合院”“错落街巷”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为现代环境设计提供灵感。


二、艺术实践:写生与人文调研并行

实习期间,学生们每日穿梭于青石板巷,以速写、摄影、测绘等形式捕捉宏村的建筑细节与自然光影。在屏山村,师生进一步对比了徽派村落的差异:宏村以水系精巧著称,而屏山则以舒秀溪穿村而过的田园静谧感见长,古祠堂与民居中蕴含的家族文化为设计调研提供了丰富素材。

学生们还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传统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改造。例如,古民居的“天井”设计如何在当代兼顾通风与节能,以及传统木雕技艺的传承现状。部分学生尝试将徽派元素融入民宿设计课题,提出“新旧共生”的空间方案,获得指导教师的肯定。


三、学术指导:从技法到文化的多维提升

实习课程设置了专题研讨环节。非遗大师结合徽商历史与儒家文化,解析了建筑装饰中“渔樵耕读”“百子闹元宵”等木雕题材的文化寓意,强调设计需根植于地域文脉。在非遗竹刻实践中,马浩瀚院长从图案与工艺技巧角度指导学生优化构图,利用黑白灰增强画面层次感,并示范如何通过灰部处理表现“水墨意境”。

此外,师生还参访了宏村周边的木坑竹海、塔川秋色等自然景观,分析生态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平衡策略,为乡村振兴课题积累案例。


四、成果展示:古村灵感焕发现代设计

此次宏村实习不仅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更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们深刻领悟到徽派建筑“因地制宜、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为未来设计注入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学院将继续推动此类跨学科实践,助力传统智慧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生机。学院还将举办“宏村·屏山之旅作品展”,预计展出设计手稿等80余件作品。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群英街33号 邮编:150001

电话:86(0451)55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