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松北校区读者协会开展自然科学书籍分享活动

发布者:图书馆  时间:2025-03-24  浏览:

读者协会2025年3月21日在松北校区图书馆312活动室开展自然科学书籍分享活动。


1.《自然的历史》——()汤姆·拜恩

本书选自松北校区图书馆四楼自然科学书库

索书号:N49/173

作者简介:

汤姆·拜恩(Tom Baione)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的哈罗德·伯申斯坦图书馆服务主任。他是格罗里耶俱乐部的活跃成员,负责监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的所有职能。他编著的《自然的历史: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的珍本典藏》,让读者有机会一睹该博物馆图书馆中罕见的科学著作。

图书简介:

本书精选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中的40册典藏珍本 ,包含400幅精美绝伦的原始手绘图稿。这些书籍配有精妙的插画,在自然科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带领读者了解从16世纪早期动物学(当时科学插画地位极高)到20世纪专著(兼具自然形态的科学性和美感)的发展历程。读者可以跟随博物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脚步,领略自然之美 ,探索自然科学的魅力。

读者偏好:自然科学爱好者、美术插画爱好者、历史文化研究者

精彩内容节选:

通草纸不同寻常的特性之一,是它能够惟妙惟肖地保持色彩的鲜艳,而且能保持很长时间,正如你在插图中所见到的一样。这种纸也反映了画家卓越的绘画技巧,因为颜料一旦画到通草纸上,就再也无法擦去了,也无法用新一层颜料盖掉原本的颜色。画作所用的颜色也就是中国画常用的那些,不过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三原色。由于这些水彩画是在工坊中以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绘制的,所以无法确定原创作者的身份。不过,这本画册可能是由一位名叫Youqua的艺术家创作的,他活跃于1840-1870年的广州。

这些画作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其使用的原料,还在于它们对中国历史某重要时期的特殊性。这些“纪念品”是鸦片战争的直接结果,中国在1842年输掉了这场战争,导 英国在中国设立了数个贸易口岸。中国贸易的繁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2.《麦田怪圈》——探秘天下编写组

本书选自松北校区图书馆四楼自然科学书库

索书号:N49/168

作者简介:

探秘天下编辑组是由一群热爱科学、喜欢探险的科普爱好者组成。成员来源多样,有教学一线的老师、专业学者以及科普类专栏撰稿人 。他们因共同的爱好相聚,旨在相互学习探讨,并将自身知识转化为文字,引领更多读者走进科学,爱上探索。该编辑组编写出版了《北纬30°神秘现象全纪录》《黑洞》《水怪》《UFO》《亚特兰蒂斯》《镇馆之宝:国宝文物的故事》《51区绝密档案:UFO真相与外星生命之谜》《大国重器:揭秘战略武器》等多部畅销图书 。

图书简介:

本书是畅销探秘版书籍。书中编辑者们聚焦麦田怪圈这一神秘现象,对其进行终极探秘,探讨究竟是天外来客的杰作,还是某些人故意为之,带领读者探索麦田怪圈背后的神秘真相。

读者偏好:

UFO及神秘现象爱好者、悬疑探秘发烧友、科普知识追求者

精彩内容节选:

1991年9月,各国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同一条轰动世界的新闻:两名英国退休者达格·鲍威尔和戴

夫·乔利不无得意地公布,是他们愚弄了人类一一每逢庄稼成熟时节,他们便在田野里玩麦田怪圈的游戏,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他们造出了无数的麦田怪圈,今天是让大家知道真相的时候了。消息一经报道,世界舆论界为之然,关注麦田怪圈的人们也轻松地喘了口气:田野怪圈之谜终于破解了!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对麦田怪圈都嗤之以鼻,确信麦田圈都是人造的。美国和荷兰等国的《国家地理》节目曾曝光麦田圈的制作方法,宣称只需要七八个人以及绳子和木板,几个小时就可以造出一个大而复杂的麦田圈。这倒和1991年 “达格和戴夫事件”主人公的说法不谋而合。来自英国南安普顿的这两位童心犹存的老先生声称制造麦田圈所用工具只是木板、绳子、帽子和钢丝。英国伦敦的约翰·仑德伯格也是制作麦田圈的高手,早在1990年,在达格和戴维坦白之前,他就已无师自通地偷偷摸摸制造麦田圈了。马特里·德利是另一个麦田怪圈制作者,曾将制造麦田怪圈的简单技术写出来,他创造的麦田怪圈甚至能糊弄“专家”。现在有关如何创建麦田怪圈的方法充斥于网络媒体,在英国的一些地方每年都举行“作物图案比赛”。


3.《自然未解之谜》——魏光朴


本书选自松北校区图书馆四楼自然科学书库

索书号:N49/167

作者简介:

魏光朴是一位著作颇丰的作者,编写过多部不同类型的书籍。他编写过人物传记,如编著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以高尔基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展现了高尔基的一生。他还主编过“全国七五普法学习读本”系列,如《D - 全国七五普法学习读本:社会风气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内容包含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适合用于城乡普法学习。此外,他的作品还有《民国女性名人自传3册》《精神卫生与禁毒法律法规》等。魏光朴在人物传记、法律普及等领域均有一定的研究和创作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书籍,向读者传递知识和信息。

图书简介:该书聚焦于大自然中各种奇特现象,如绚丽的自然景观、变幻莫测的天气现象等。书中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带领读者踏上奥秘探索之旅,试图揭开自然谜团,帮助读者把握自然的真谛 。

读者偏好:

自然科学爱好者、探秘解谜爱好者、科普知识追求者

精彩内容节选:

相传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数载不克,后得灵龟降伏水怪,治水成功。后灵龟化为一山,这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的龟山。

在龟山东端,有禹功矶、禹王庙、摩崖石刻等古迹;晴川阁遗址在禹功矶上,与蛇山矶头上的黄鹤楼隔江相望,“为三楚胜地,千古巨观”。

龟山原名大别山,后又称鲁山,因为东吴大将鲁肃的衣冠冢在此。这名字一直用至明代。明朝的皇帝极其崇奉玄武,封玄武为帝。玄武龟形,时任湖北巡抚的王俭不知是灵感,还是听了别人的主意,将鲁山改名龟山,奏请朝廷,自然得到批准。于是鲁山就改称龟山,隔江相对的黄鹄山则称为蛇山。

这一改也真改得好。不仅黄鹄山蜿蜒如蛇,鲁山蹲伏如龟,而且,顿见出武汉三镇风水气脉贯通,不同凡响。在龟山的南腰间建有鲁肃墓,墓周芳草青青,林木苍苍,清幽异常。在龟山的西面,建有向警予墓,墓呈圆形,白色,基环方围。在月湖侧畔,建有古琴台,又名伯牙台。

相传古时伯牙在此鼓琴,钟子期能识其音律,钟子期死后,伯牙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资纪念。据记载,此台在北宋时已有,清嘉庆年间重修,后颓败,新中国成立后修复。


【下期预告】

民俗学类书籍分享活动

活动地点:松北图书馆312

活动时间:2025年3月27日

感兴趣的同学们快来图书馆吧,我们在312不见不散~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群英街33号 邮编:150001

电话:86(0451)55250123

黑龙江工商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