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通识教育学院的主要课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技能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对高校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学是实践场景最为密集的学段、与职业生涯直接接壤的阶段,实践是大学生的课堂。高校办好劳动教育,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实践”内涵,构建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黑龙江工商学院劳动教育课程将园艺学科和劳动巧妙融合,结合哈南和松北两个校区及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定制不同方案,从“园艺基础、栽培技术、维护管理、园艺设计”四个角度,让学生在通识课程里了解园艺的理念,从而更好的热爱园艺劳动。劳动教育教研室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将学科建设和社团课程深度融合,打造“一学、二用、三讲”高效率授课方式,让学生在热爱劳动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养成优质的习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目标动态变化授课形式和内容,不死板、不局限,打造动态平衡的授课思路和执行形式,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在学生学习劳动精神、园艺劳动技巧等知识同时,讲课程变为思政劳动教育,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增加对当今劳动精神新动态的正确理解,在根本上解决当今存在年轻人不热爱土地、不热爱劳动、总抱怨等问题。经过长期建设,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学习到专业实习、志愿公益、社会服务、课外创新、生产实践等,进而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探究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提升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教育链对接创新链、创新链重塑教育链的视角,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认知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有效载体,把科研创新、咨政服务、服务社会的报国强国实践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