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学校及学院推动AI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号召,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以“提升教师数智能力路径及教学适配性”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会议由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宋皓然主持,公外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凝聚共识,擘画未来。
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数智赋能战略意义。

与会教师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讨,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工具,更是驱动教育理念、模式、评价体系根本性变革的核心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和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提升师生AI素养、推动AI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必由之路。大家一致认为,提升数智能力、推进AI融合是公共外语教学破解个性化不足、跨文化场景单一等难题、实现学科转型升级的必答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投身变革。
聚焦核心,共探赋能路径与适配方案。

讨论会围绕主题,从教师能力、技术应用、教学变革、伦理规范等多维度展开深入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思路。
针对教师普遍存在的技术焦虑,提出邀请专家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实操指导,建立教研室微工作坊,帮助教师从基础工具入手,在实践中消除陌生感,构建认知-操作-融合-创新的阶梯式成长体系,稳步提升数智素养;在课程建设层面,提出以打造“AI+”示范课程为抓手,系统化推进教学改革,开发融合AI元素的校本教材与资源库;利用AI承担作业批改、智能答疑等任务,优化大班教学,实现减负增效;借助AI学习分析技术,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运用AI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高度仿真的跨文化交际场景,提升学生语言实践与应用能力;在AI赋能的新生态中,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成长伙伴。参与讨论教师达成共识,应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观塑造,将人工智能伦理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AI局限性,培养其独立思考、信息甄别和负责任使用技术的能力,避免技术依赖。
展望未来,明确数智化转型目标。
通过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公共外语教研室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将以此次讨论为新的起点,以《黑龙江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十百千万”工程为指引,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全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黑龙江工商学院未来建设和教育强省战略贡献外语学科的智慧和力量。
总监 | 郝 雪
监制 | 宫瑜良
责编 | 隋文楠
编辑 | 冯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