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 寒假社会实践分享(3)

作者: 时间:2023-01-10 点击数:

本期进行分享的是来自2021级商务英语1班的宋红莉同学。


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报告

——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一班 宋红莉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项伟大使命。故宫博物院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和186万余件文物珍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故宫博物院的时代责任。就此现象,我做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以故宫为例进行阐述。


一、全面保障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为支撑,深入挖掘故宫承载的五千年中华文明,阐释故宫世界遗产及院藏文物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物、历史与观众之间架起多元便捷的沟通桥梁,努力为讲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故事贡献力量。确保建筑和文物安全是故宫博物院的首要任务,也是故宫开展各项事业的基础。故宫博物院始终强调隐患即事故的安全理念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意识,尽最大努力保障故宫建筑、文物和公众参观安全。

早在2003年,故宫博物院便启动了历时18年的故宫整体修缮保护工程,对故宫古建开展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和常态化保护管理,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延长古建筑的寿命。


二、着力推动故宫学术研究工作创新共享

学术研究工作始终是故宫博物院的核心任务,涵盖故宫古建、文物藏品、明清档案、宫廷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旨在以扎实的研究根基和丰厚的学术成果更好地保护故宫文化遗产,挖掘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在开放资源、共享成果的理念下,以更加宽广的研究平台,不断提升文物研究水平,在新时代书写故宫学术新篇章。故宫学术发展呈现出更为全面、开放、多元的新格局。

三、增强文化产品多样性与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故事的讲述对象是广大公众。要满足公众对故宫的文化需求,便须从公众角度出发,挖掘故宫建筑文物深刻内涵,同时促进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传播真实、可信、富于情感和生命力的中国声音。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挖掘文物的多元文化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引领,积极开展社会合作,不断推出展览、教育课程、文创产品、影视剧目、出版物等多种文化产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将文化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策划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何以中国70余个主题大展,赴境内各文博机构等交流办展、参展约130场,让观众欣赏历代珍品的同时,切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故宫博物院推出我要去故宫”“故宫的时节”“藏品有话说等系列线上音视频课程,开展安静的故宫·春日的美好等春夏雨秋冬季候直播,以及恢弘的故宫·中轴的奥秘等主题直播50余场,播放量超10亿人次。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影视节目广获好评后,2022年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不仅全国巡演,更因登上2022年春晚舞台而迅速出圈,成为众多年轻人的热议话题。此外,出版各大展览配套图录、学术书籍、期刊、创意互动解谜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童书《我要去故宫》《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等,以不同的侧重点关注各个分层受众。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为实现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这一愿景,故宫博物院通过举办对外交流展览、国际论坛等方式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多元文化走进来。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当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期间故宫博物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讲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故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项目实践人:宋红莉

202311


学院地址:松北区学院路群英街33号(松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