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5日,执行校长秦智伟博士以“一起读懂大学,也读懂成长中的我们”为主题,为智能制造与交通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带来了一堂意义深远的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总支书记蔡秀丽主持,副院长朱宏宇、院长助理兼团总支书记王公男、2025级新生辅导员及全体新生共同参会。


讲座伊始,蔡秀丽对秦智伟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新生们介绍了本次讲座的目的与意义。她指出,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学院将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希望新生们能以此次讲座为起点,在大学时光里既学好“专业知识课”,也修好“品德修养课”,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长方向,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与能力基础。

秦智伟博士以生动亲切的语言开启讲座。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历与人生感悟,围绕“正确认识‘大学’”、“认识我们的大学”、“老教师的几点忠恳建议”、“共同畅想未来”四个维度,与新生们展开深入交流。在谈及对新生的期望时,秦智伟博士提出“4343倡议”,引发新生强烈共鸣。第一,应做到“四个转变”:从“单一考分目标”转向“多维成长目标”,除了关注课程成绩,更要在科研实践、社团活动中提升综合能力;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向“主动探索研究”,借助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实验室资源,围绕专业难题开展自主探究;从“家人照料”转向“自我管理”,合理规划作息时间、财务支出,学会独立处理生活琐事;从“固定圈层”转向“多元社交”,积极参与跨专业交流活动,结识不同领域伙伴,拓展视野格局。第二,应做好“三个适应”:从“被动执行者”到“主动管理者”,面对学业任务不再等待老师安排,而是主动制定学习进度表,提前预习、课后复盘;从“陌生观望”到“主动熟悉”,开学初期主动走遍校园各个功能区,了解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的位置,积极向学长学姐请教学习生活经验,快速融入校园环境;从“不完美起步”到“归属感”,接纳自己初期在专业学习、社团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通过一次次实践积累经验,逐渐在班级、社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第三,增强“四自”(4S)能力:自信心(Self-confidence)、自控力(Self-control)、自主学习(Self-learning)、自我提升(Self-improvement),逐渐养成个人的“四自”能力、作风和习惯,最终全面提升个人的“胜任素质”。第四,提升“三商”(3Q):情商、意商、导商,要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敢于挑战难题、突破自我,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努力成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讲座过程中,新生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现场氛围热烈而浓厚。在互动环节,新生们就大学学习规划、专业发展前景等问题积极提问,秦智伟博士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为新生们答疑解惑、指引方向。此次主题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了解大学、明确成长目标,也为他们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与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新生们纷纷表示,将牢记秦智伟博士的殷切期望,在未来的大学时光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人生理想与时代使命而不懈奋斗。
智能制造与交通工程学院 文/摄